欢迎回到gimi的地盘,游记继续放送
Hi,我又出现了!在游记回忆录继续开启之前,刚巧这几天我看到一个地球仪,于是简单粗暴地把斯瓦尔巴群岛找出来了,大家看看这样是不是更直观一点点?
斯瓦尔巴风景小视频再放送,喜欢吗?让我们一起走进北纬79度附近~~
(点这里快速看回上一期的行程)
———— Day1 下午————
2小时朗伊尔城全景游
想用最快的速度认识一个城市,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当地人走一趟,所以我们报了一个2小时的小车导览游。这个行程每天开放两个时段:早上10点或者下午4点,按照我的原计划,早上休整走走博物馆,下午再参加这个团,完美!只是没想到小伙伴不喜欢去博物馆,还自己加了上午一个爬山的行程(我是很佩服他的体力,呵呵)。而且在下午四点参团之前,我们还得抓紧时间去超市采购一下看看有什么可以买的,因为这里的超市,下午6点就关门了,如果今天不去,之后两天我们都没机会去的感觉。所以出游的每一分钟,都得好好安排,并不是真的可以随遇而安的。
在超市采购完回到酒店,我们就准点上了来接我们的导览面包车,一行就四五个人,导游就是司机,他既开车又讲解,开着车带着我们四处走,用英文简单介绍当地的情况,反正能听多少就多少吧。其实我上午也走了大半天,有点累,终于可以在车上歇一歇。司机导游一开始就驾车带我们经过居民区,就是那一排的七彩小房子,然后又路过那红色的博物馆,再往郊区的方向驶去。
据他介绍,在我们心目中可可爱爱的北极熊实际上是危险的带攻击性的动物,在城市中心区域遇到它们的机会比较低,尚算比较安全的,但穿越了指示牌以外的区域,就难说了。所以当地人都会带着枪,就为了万一遇到凶猛动物如北极熊,能自卫,避免不必要的伤亡。
在这个湖前面,就有一个“北极熊出没”的指示牌,但四处都是沙地,已经有点荒芜的感觉。导游停车,我们赶紧过去打个卡,但就真的是太大风了,头发都被吹乱,完全不能好好地拍照。
车子开始爬坡,我们就上山去了,途径采矿场,才知道采矿业在当地是比较重要的谋生手段,要好好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还得有人去工作,据说每天工作时间不长,所以还是有点幸福感的吧。车子去到山腰,再看看下面的房子,感觉很奇妙。
偶遇了哈士奇驯养场,看到一大堆哈士奇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充满活力地喊叫,它们有自己的小房子,却都喜欢蹲在外面,因为都被绳子栓着,互相不会有亲密接触,以防打架。
接着车子一个上坡转弯,就来到了那个很著名的全球种子库!我们只能远远地看一眼,说真的很不起眼,远看就是一堵墙的感觉,谁又会知道里面藏着大量植物的种子呢?据了解,为了防止万一出现的物种灭绝而建设起来的全球种子库,原来已经建成和运营超过十年了,现在储存的种子样本已经早就超过百万份。不管以后是否真用得着,反正存着。
下面这张在官方网站找的,别人的视觉就是漂亮!
坐上车,我们到达极光检测站门口,里面是不能进的,只能远远看看两个“镬”,来个到此一游。如果在冬天来,这里应该满眼是极光吧。
最后导游还带我们去了港口看看就送我们回酒店了,两小时的行程很充实。
———— Day2 白天 ————
全程11小时参观地球最北永居点
~ 新奥勒松 Ny-Ålesund ~
“原来我们住的朗伊尔城还不是地球最北的城市吗?”这个是当时还没做攻略前,傻傻的我问小伙伴的一个问题。其实大家也有这个疑问吧,都已经北纬78度了,还有更北的居住地吗?原来还真有!新奥勒松(Ny-Ålesund)就是斯瓦尔巴群岛上北边的一座小镇,位于北纬78°55′,东经15°56′,面积约三百多平方公里,是世界上最北的人类生活社区之一。甚至我们的中国北极黄河站也设在这里,所以必须一定要去打个卡呀,我打了,看下图。
为了能到达这个全球最北永居点,我只能报团,于是参加了目前在我人生中最贵的一日游团,花了大概三千多人民币。这个团一共14人,坐快艇往返,包中午餐和小吃以及导游讲解,历时足足11小时。下面这个图是我打开手机地图的实时截图,蓝色发光圆点就是当时我的位置,从标红的地点出发,往上(北)走最终到达新奥勒松。看上去距离不远,纬度也在78-79度之间,但实际上单程也花了四个多小时!!总之,地球真的又圆又大,这次体验特别特别的难忘!
当天早上,导游来酒店接我们去码头,经过数十只小艇后登上我们的那一只。飞艇的座位其实基本上刚刚好,所以上艇后就找一个座位吧,我和小伙伴选择坐在驾驶舱的第二排,可以看船长开船,也可以看前面的风景。美女导游一开始就督促大家全部穿上救生衣,要求全程穿好,然后才开始讲解我们的行程。
艇上有卫生间,可以解决问题,食物和饮品也有供应的,不过当然不可能是大餐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这边的食物都是那种加热水等几分钟就可以食用的快速食品,本来是有点抗拒,但没想到味道也调得可以,有米饭有牛肉,是正正经经的一顿。
驾驶舱的仪器是大家熟悉的Garmin,后面测量经纬度水温GPS什么的都是用这个,反正我是看不懂,只不过坐在船长后面就可以看到船头的风景,但因为行程太长,坐太久也会不太舒适,需要出去室外走动一下,然后,就会被刺骨的海风吹到不似人形,记得戴上冲锋衣的帽子。
坐在我们旁边一位上了年纪的团友伯伯,来自美国,一直很认真地在看资料、画地图、做标记,甚至还有北极圈内鸟类图集,很佩服他!我们也借来翻拍了一下,学习学习!
沿途的风景实在美呆了,小飞艇驰骋在北大西洋的分支上,高速前进激起浪花,两边都是覆盖着融雪的小山,高高低低的,偶尔也看到冰川,但不多,期间也没有遇到其它艇,感觉在这个空间,就只有我们这十几个人。我当时是没有想过,如果发生意外,估计我们就永远留在那里了吧?其实这个过程是很安全的,只是我们心大,都没有想得太复杂。下面有的图是手机和单反拍的,白平衡可能有些不一样,大家凑合着看吧~~
飞艇本来高速前行,突然船长把引擎关了,马上速度慢下来,他让大家看看左边,哇噢!海象噢,好多只!!毕竟是自然生态,我们不能靠太近惊动它们,这个距离肉眼能看得清楚,但是拍照来说就太远了,看看团友的“长枪”,哎,我们没有长焦镜头,输了!
说起海象、海豹、海狮、海狗,我还真的傻傻分不清,但看到那两根獠牙,就是海象了。离远真的看不清,下面有张拉近了的。
然后,飞艇继续行驶,没有长焦,又不能用相机“打鸟”,别人就可以,我只能拍到下面这样子,也好过没有吧!
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程,终于看到目的地新奥勒松,我们可以准备登陆了,也终于可以把身上的救生衣脱下来。这个码头很简陋,除了几条小艇,还有几架自行车停在岸边,这边应该是没有共享自行车的,所以估计它们是属于镇上的人的,临时停放在那里?反正不确定。看着海水有点蓝,靠岸边还生长着一些海藻类的植物,给人一片宁静的感觉,不禁再次提醒自己,我来到人类最北的永居地啦!
登陆之后,女导游是全副武装地把枪也带上了,她叮嘱我们要走大路,不要自己乱跑,要跟着她走。经过第一个小房子就看到英文指示牌,赶紧拍下来。才知道这里有11家研究基地,来自10个国家,在最接近北极的地方可以居住下来并且做科研,难怪吸引了这么多国家派遣科学家过来。来参观的游客应该遵守这里的规则,例如只能在大路上走动,不要去打扰各种鸟类和动物包括小狗,不要闯进科研区域,不要偏离主区域以防北极熊的袭击,若然偏离了要带上必要的防御武器,当然还必须尊重所有在这里居住的人;还有,在这里应该把wifi、蓝牙关掉,不能使用无人机拍摄。据了解,新奥勒松以前是以采矿为主业,后来发生了一个大的事故后,就变成重要的科研场所,所以在这里居住的人,感觉大部分都是科学家。
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跟着走过去,看到这里真的很荒芜,就一条街上只有几栋小木屋,后面还有几栋高一点的房子,应该就是各国的研究所,后面都是雪山、湖泊和烂地。
第一站,去了这里唯一的超市,黄色房子那木屋,当时是还有十五分钟这超市就要打烊了,导游说如果我们要买纪念品就赶紧进去买。里面的货物很简单,基础的冰箱贴、钥匙扣、毛公仔有很多,另外还有一些零食和用具,最搞笑是我竟然看到收银台后面贴着中文“我们接受信用卡”的字样,哈哈哈!!来这里的真有那么多中国人吗?
我也就轻轻地买了一些东西,环保袋也买了好多只打算送人,还被小伙伴取笑我,但我自我感觉良好,拿起绿色的环保袋,把东西塞进去,马上就可以用起来了!
第二站是邮局,天蓝色房子,里面没人的,但可以去盖邮戳,刚才买了明信片就用得上了,写好还可以扔在门口的邮箱等待寄出。我寄出了一张明信片,印象中,好像是收到了的,证明邮差叔叔是可以信赖的!
第三站是新奥勒松博物馆,里面就简单介绍了斯瓦尔巴条约下大家来到这里开展对北极的探索,各种飞船、气球图片,我也就打个卡吧。之后导游还带我们去附近的一些标志性地点讲解,其实我们的心思已经飞去后面了,但我也抓紧机会跟女导游拍照留念,她太有型了!
重点目的地,当然是我们的中国北极黄河站,下面红色两层的房子就是了,规模比之前的木房子要大,最有中国风的是门口的两只石狮子,不知是搬过去的,还是在当地造的,我当时发的朋友圈,有朋友评论说狮子的样子有点西化,哈哈,见仁见智吧。这个过程没有遇到有科研人员出入,所以我们就只是在门口拍照留念了。走的时候发现门口停泊的一台面包车,印着“中国北极科学考察”的标志,看到中文字是特别的亲切!
在新奥勒松逗留的时间大概就一个多小时,其实也不感觉冷,我是兴奋到连外套也脱了。导游提醒我们得往回走,要回到码头启程回去了,这时码头还来了一艘大邮轮,估计又有一波游客会下来参观。
走的时候,又要继续穿上救生衣,又是另外一个漫长的4个多小时,真是小睡了一觉还没回到去朗伊尔城。当时也发不了朋友圈和定位,没有信号的,只有回到去才能发出,不过定位就差了一个纬度,看到上岸的码头写着的纬度变成78度了。
———— 餐厅和美食 ————
不需要烛光的夏季晚餐
在朗伊尔城的三天,在结束了白天的行程后,有两个晚上可以好好地吃一顿,那必须得上馆子去!搜索了一下,选定了两家餐厅,一家在酒店附近,网络评分挺高的,而另外一家就是我们住的酒店附设的餐厅,也很棒!不过由于外面太阳基本上不落山,所以餐厅里面光线也是充足的,即使点着蜡烛也只是与日争辉。但这也是另外一种浪漫,就是平时傍晚日落时太阳光斜射最强烈的那种感觉。
Restaurant Kroa
这家Kroa就在朗伊尔城中轴线商业街区中,距离我们酒店就十几二十米,中午的时候我就过去订位了,餐厅可以坐外面和里面,实际上座位也不算多,很快就满座的。我们在稍微早点的时间,晚上6、7点左右过去(下面图一景况),已经很热闹。里面的布置有点儿原始,木桌子、树墩式凳子、动物皮草样子的垫子和装饰,就连餐牌表面也是毛绒绒的,好特别但我不是特别喜欢这种。因为是第一顿大餐,我们点得有点多,一个头盘一个汤两个主菜:头盘是鲸鱼片(可以回顾我以前写的➡️冰岛的美食),红色的肉,吃起来不会觉得腥,就有点贵要129克朗;奶油汤偏咸;肉眼扒五成熟,好嫩好吃;羊架也特别好吃,总体好评!结账要八百克朗(人民币六百多),已经没有点酒水了因为餐厅提供了水,胃口很好的我把吃的都清盘了,当时的我其实还可以再吃个甜品什么的,只是又要一百多一份,是真的贵!只好默默把菜牌盖上,干脆回酒店休息去吧。
Restaurant Polfareren
这就是我们酒店那吃早餐的餐厅,饭市时间摇身一变就是餐厅了,连餐具摆台都是不一样的,感觉氛围特别好。我吃了驯鹿肉扒(➡️可回看芬兰美食游记有鹿肉汤),烹调很有特色,最后淋上红酒巧克力汁,外皮脆脆的夹杂一点儿香草味,没有任何不愉快的味道,我很喜欢,但小伙伴一口都不肯尝,好吧我自己独享。而小伙伴吃的是烤牛扒串,我尝了一口感觉还行,可能之前一晚在Kroa的牛扒会更胜一筹。继续没喝酒,就要了汽水和果汁,结账继续北欧价钱,七百多克朗(大概人民币五百多)。本来我想点餐后咖啡的,不敢点了,就吃完饭拉小伙伴回旁边酒店大堂的两台Nespresso咖啡机前弄了2杯espresso,免费,感觉赚了。
喝着咖啡,摊坐在沙发上看光与影的折射,很舒服。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这里,就好了。
写到这里最大感触是:
那时都不用戴口罩!
好吧,等我下一回的更新吧~~
gimi的个人微信号:xxing33
(添加请出示暗号:下午茶 )
▼以往游记回顾▼
【巴尔干半岛周边游记回顾】(持续更新中...)
【波罗的海游记:爱沙尼亚+拉脱维亚+立陶宛】
波罗的海三国游 | 独闯立陶宛的十字架山【Hill of Crosses】
【芬兰系列】
【北欧系列】
【瑞典-斯德哥尔摩系列】
【法国系列】
【布拉格+维也纳】
【冰岛系列】
【印度系列】
【西班牙系列】
吃货的西班牙美食之旅(4)Barcelona | 大量高迪作品照出没
【意大利+梵蒂冈】
独游记 | 意大利游之预订火车票及机票(内有对意铁总局的吐槽)
独游记 | 游玩吃买佛罗伦萨-2-(逛outlet看斜塔赏夜景)
独游记 | 游玩吃买佛罗伦萨-3-(乌菲兹美术馆+Gelato意式雪糕推介)
【葡萄牙】
【荷兰】
【咖啡系列】
【其它】
Shit happens,
but we will be fine……
欢迎使用下面的评论功能!